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活动

美国小说中的“太平洋迷思”与帝国想象

访问:时间:2021/11/12 11:25:25

美国小说中的“太平洋迷思”与帝国想象

 

时间:2021年11月19日(周五)14:00

地点:外语楼329学术报告厅

主讲专家:段 波  教授

 

【讲座简介】: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存在,太平洋日益变得“不太平”。究其实,美国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启动了它向太平洋地区扩张的政治和文化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美国历史就是告别大西洋,穿过西部荒野,走向太平洋的历史”。事实上,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不断强化的政治、军事、商贸、外交存在以及无孔不入的文化渗透的深层原因,除了帝国扩张的原始动力,还同美国的“太平洋书写”——关于太平洋地区的文化印象和文学艺术想象——密切关联。因此,从海洋视阈出发来勾勒梳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殖民扩张的文化霸权图谱,有利于加深对美国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文化的再认识。美国文学中的太平洋书写传统源远流长。仅以小说为例,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库柏、埃德加·爱伦·坡、理查德·达纳、赫尔曼·麦尔维尔、马克·吐温、查尔斯·沃伦·斯托达德、杰克·伦敦、弗雷德里克·奥布莱恩、玛格丽特·米德和保罗·索鲁等美国作家或旅行家,创作了形形色色的太平洋小说或太平洋旅行叙事。在这些作品中,太平洋地区通常被塑造成为西方世界的对应物和充满“东方主义”情调的“他者世界”,美国作家借此来塑造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美国形象,强化帝国意识。美国小说家通过塑造美国人在太平洋上的越洋跨洲活动图景来构建一个广阔的“海洋空间”和“文化空间”,以建构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存在。从更大层面上讲,在这个“海洋空间”里,逐渐崛起的帝国通过人员、物资和资本在这个流动空间上的移动来不断地审视着它与太平洋、大西洋那些遥远海岛的政治权力关系,也正是“海洋空间”和“文化空间”被生产的程中,美国水手、商人、探险家、传教士、旅行者和“裴阔德号”为代表的美国舰船也变成美国国家意志和国家形象的承载体,成为不断扩大的美国版图上的地理浮标,成为国家共同体的重要象征符号,美国国家意志和形象正是通过这些不断移动的非语言符号和标志而不断得到强化,并最终使得美国人踏过西部,一路向西逾越了浩瀚的太平洋,最终成为亚太地缘政治中的“侵入者”和“搅局者”。

 

【专家简介】 段波,文学博士,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学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 年被评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代头人。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和澳大利亚南悉尼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同时也是多家核心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教育部以及其他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完成著作两部(即将推出学术专著和译著3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期刊上发表海洋文学与文化专题论文近30篇。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英语海洋小说、西方文论等。


2020 ©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E-mail:office@mail.zjgsu.edu.cn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28008506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考试中心地址:杭州市文二路160号,联系电话:88066397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微信公众号